平博体育平台

支持Ipv6
   
 
网站首页
综合要闻
政务公开
政务动态
无障碍浏览进入适老化
当前的位置:
风吹麦田穗飘香 颗粒归仓备战忙 ——石家庄市各地全力做好夏收各项准备工作
2024-06-04 11:49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4-06-04 11:49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字体: 打印
“再过几天就要‘开镰’了,我们要提前做好应急预案,把一切保障措施做到位,全力保障‘三夏’各项工作推进好、落实好,保证夏粮丰产丰收。”日前,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三夏”时节正是小麦抢收关键期,连日来,我市各地集中力量抓好田间管理、农机检修、高质量收储等工作,积极行动,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全力以赴做好“三夏”生产工作,确保夏粮颗粒归仓。
丰收在望
全市小麦长势良好
5月29日,在鹿泉区志良家庭农场的麦田里,种粮大户史志良正向农技专家请教麦收注意事项。今年,史志良种植小麦近3000亩,记者放眼望去,一望无际的小麦长势喜人。
“像你这块麦田,看目前的长势,还需要十来天时间才能收割,千万不要盲目跟风,一定要到蜡熟末期再进行收获。”鹿泉区农技推广站的专家对史志良说。
“刚才听专家一讲,我现在心里有底了。我一定按照专家指导的意见,适时收获,争取今年有个好收成。”史志良说。
目前,小麦已进入灌浆后期。俗话说,“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两成丢。”相关专家提醒农民朋友,小麦适时收获能最大程度确保麦粒充分灌浆成熟,使千粒重达到较高水平,从而实现产量最大化,一定要等到小麦蜡熟后期收获,争取颗粒归仓。
据我市农业部门统计,今年全市在田小麦面积433.7万亩,比去年增加7.3万亩。全市小麦前期底墒充足,播种基础较好,管理措施到位,再加上小麦生长关键期雨水充足,小麦整体长势较好,为小麦丰收奠定了基础。
为全力保障小麦增产,在小麦陆续进入灌浆期的关键时期,我市各地对小麦开展“一喷三防”作业,部分地方结合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了二次喷施,有效地控制了小麦中后期病虫危害,对小麦后期影响较大的麦蚜、白粉病、条锈病等病虫害发生较轻。目前来看,病虫害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小。
据农业部门调查,今年我市小麦亩穗数高于去年和前五年平均值,在50.82万左右,比去年增加4.97万,比前五年平均增加2.31万,是近五年来亩穗数较多的一年,具有高产丰产的亩穗数基础;受春季温度偏高,穗分化时间缩短的影响,穗粒数略低于去年和前五年平均持平,达到30.5粒;千粒重预计有望提高,今年全市小麦平均抽穗期为4月24日,比常年早8天,是近五年最早的一年,抽穗早延长了小麦灌浆时间,有利于千粒重的提高,千粒重有望达到42.5克。
综合分析,预计今年我市小麦面积、单产、总产有望实现“三增”。
夏粮是当年粮食生产的“首仗”。据了解,我市牢固树立“夏粮一天不到手,工作一天不放松”的意识,形成领导包片、干部包村、村干部联系到人的工作机制。农技人员察看作物长势、预估小麦成熟期,抓住促灌浆、增粒重的关键期,及时开展小麦“一喷三防”工作,打好辖区内夏粮丰收“攻坚战”。
田间指导
科学管理提高产量
再有几天,我市各县(市、区)就开始大规模收麦子了,这个节骨眼儿,加强田间技术指导是关键。
连日来,为了精准掌握小麦生长情况,我市各地组织专业团队深入麦田,实地察看小麦的生长情况,并结合实际对麦田管理提出指导意见。对于今年的小麦收成,专家们胸有成竹,长势好于去年的秘诀就在于“技”高一筹,科技种粮才能把“粮仓”装满。
科技种粮都有啥“大招”?
“浅埋滴灌”技术就是其中一项,把滴灌带铺设在小麦之间,覆盖上一层薄土,将小麦需要的水分和养料直接输送到根部,让小麦“吃得更饱、喝得更足”,养料完全不浪费,根强苗壮产量高。
科技种粮提单产,只会“浅埋滴灌”太简单。
晋州市泥马村展示基地里的麦田,从去年播种到现在灌浆,小麦全生育期采用了精细整地、精量播种、播后镇压、水肥一体化、“一喷三防”等技术,肥料投入降低三成,小麦玉米单产提升两到三成。
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我市大力推广良技良法,为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升打下坚实基础。除了“浅埋滴灌”这项技术,地下深埋水肥一体化精准滴灌技术也受到种植大户的“青睐”。
“这项技术的滴灌带埋设于地表25至30cm,使用寿命能够达到10年以上。其优点是‘减蒸控漏’,省水、省肥、省人工。”在无极县,石家庄鑫农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胡建良详细介绍了地下深埋水肥一体化精准滴灌技术特点。
新技术不仅增效更能节本。
“往年浇水一天的用工费就得300元,现在浇水一天电费也就在40元左右。不仅如此,相比之下新技术至少提高小麦肥料吸收率30%。一来二去,成本在无形中降低很多。”正定县厢同村钱永军告诉记者,他所管理的500多亩地采用的就是深埋滴灌技术。
据了解,这套智能灌溉控制系统,将所有监测数据可视化。让种植大户可以足不出户也能对农田的状况了如指掌。
粮食生产出路在科技。
近年来,我市逐步提高农田建设标准,把更多先进的农业技术融入进来,进一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我市坚持把田间水利设施作为优先建设内容,通过引进新技术、更新新设备等方式,推进高效节水灌溉规模化、集约化。
做好保障
开展农机检修维护
5月30日,记者走进藁城区丰可得农机种植专业合作社。在藁城区农机部门工作人员的技术和安全指导下,农机手们正在认真检查农机具的整体状况,对发动机、传动系统、作业装置等关键部位进行重点检测。针对发现的磨损、老化、松动等问题,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
“我们共有6台收割机,这次技术人员给我们现场指导检修了农机具,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我们已将收割机调整调试到了最佳状态,随时准备着奔赴麦收现场。”农机手马素峰告诉记者。
“我们这次主要针对收割机的离合、滚筒、割台、发动机、轮胎等地方进行了检修调试和维护保养工作,确保收割机的各项性能正常运转,为‘三夏’丰收顺利进行提供安全保障。”藁城区农业机械服务推广中心主任鲍清校说。
小麦丰收在望,做好农机准备尤为重要。“我市目前已经准备了1.7万台小麦联合收割机,全力服务夏收。”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为保障“三夏”生产顺利进行,市农业农村局已经制订下发了《2024年“三夏”农机服务保障工作方案》《2024年“三夏”机收连阴雨天气应急处置预案》,转发了《2024年河北省“三夏”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引》。
为了确保小麦顺利收割,我市农机部门通过举办培训班、微信群发布技术培训教程、销售企业现场培训等形式,对参加作业的农机手和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同时,全市共成立了应急作业农机服务队74个、设立农机服务维修保障网点71个,计划开设农机跨区接待服务站35个,开通“三夏”农机服务热线电话25部,全天候、全时段为作业农机提供服务。
此外,我市各地农机部门提前协调油料物资供应工作,保证作业期间油料及时供应。加强与气象、交通、高速管理等部门的协调联系,设立服务站,有效调度作业机具,提高收获效率。(记者 杜倩倩)
关于本站|网站声明|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石家庄市电子政务中心承办
今日访问量:1
网站标识码:1301000003
冀ICP备20013865号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1704号